唐氏症 (Down syndrome)

唐氏症 (Down syndrome)

首位刊登在《Vogue》時尚雜誌的唐氏症模特兒艾麗•高斯坦(Ellie Goldstein)
2. 羊膜穿刺採樣(建議懷孕16-18週),取得胎兒細胞檢體並進行分析。
一、致病原因
- 正常人的細胞中有46個染色體,其中除了決定性別的2個染色體(以XX或XY組合),其餘44個配對形成22對的體染色體,而唐氏症就是第21對的染色體多一個。

二、盛行率
- 台灣每年30萬的新生兒當中,估計大約有300-400名唐氏症新生兒。
- 發生率隨母親年齡增加而升高,30歲以上的孕婦約有1/800機率生出唐寶寶,45歲以上則提升至1/25,較年輕的孕婦即便機率較低,仍有可能生下唐寶寶。
三、外觀特徵
- 頭短畸型
- 智能不足
- 臉部輪廓平板
- 眼裂往外上揚
- 耳格殼發育異常
- 鼻樑塌陷
- 小嘴舌頭外突
- 肌肉張力低下

首位刊登在《Vogue》時尚雜誌的唐氏症模特兒艾麗•高斯坦(Ellie Goldstein)
四、早療對唐氏症的重要性
- 大都會有中等程度的智能不足,但是能夠以完善的早期療育加以改善。
- 唐寶寶身高、體重均較正常孩童小,而且發育得比較慢,抵抗力也較差,比較容易生病,需要小心照顧。
- 肌肉張力較低,活動力不太好,也可經由早療課程訓練。
五、治療計畫&目標
- 培養唐寶寶自我照顧、獨立生活的能力。
- 治療的範圍包括語言、職能、物理,訓練課程包含感覺統合、社會行為能力等,療育計畫必須由醫生、治療團隊及家長共同規劃與互相配合。
- 家長的關心與生活中的簡易訓練,將會使早期療育有更加顯著的效果。
六、唐氏症的預防:篩檢與診斷
- 產前篩檢 : 綜合血液檢驗及胎兒超音波的檢查結果,再參考孕婦年齡,計算胎兒罹患唐氏症的風險機率。
- 產前診斷 :
2. 羊膜穿刺採樣(建議懷孕16-18週),取得胎兒細胞檢體並進行分析。
